2020年11月25日-29日,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大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。
2020年,新冠疫情蔓延全球。为了响应联合国督促各国解决因疫情带来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倡议,特将本届大会主题定为“选择与变化:新冠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学反思”。
本届大会包含数场主题演讲、分场主题研讨、会前工作坊,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场、心理分析专场、沙盘游戏专场、儿童心理分析专场等。
11月25日-26日,大会为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的从业者及学习者准备了3场会前工作坊:意象体现与梦的工作;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分析;心理分析与表达性艺术治疗。由业内资深的咨询师/讲师进行专题教学,以进一步推动沙盘游戏在国内的专业发展。
师生“云”合影|会前工作坊
27日上午,大会正式开幕,多位嘉宾对本次大会作致辞并祝福。
当天共有3场主题报告和1场主题研讨。报告者为Alexander Esterhuyzen(ISST前任主席/IAAP),吴怡老师(哲学、易经学者),Ruth Ammann(ISST前任主席/IAAP);主题研讨者为李英(IAAP)、胡艾农(IAAP)、尹立(AIPEC)。
Alexander Esterhuyzen的报告主题为“混乱时期的遏制:‘态度’在分析和沙盘游戏治疗中的重要性”,他谈到我们对无意识应该具有的态度,结合个案阐释了报告内容。
吴怡老师的报告主题为“选择与变化:新冠疫情下的哲学反思”。吴怡老师从“选择”和“变化”入手,进而讲到“转化”。他分别讲述了“变”与“化”,并认为,如果当前能够转化,能够把握现在,那么将来“变”什么,也就不重要了。
27日下午,由现场与会嘉宾进行致辞,汪立夏副厅长提到,在“命运共同体”深入人心的今天,心理学要立足于此,时代是命题人,我们是答题人。韩布新、汪新建、申荷永几位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对心理学本土化的理解,他们直言,分析心理学是中西方文化的桥梁。
接着,会场连线荣格学院图书档案馆馆长Ruth Ammann,Ruth的报告主题为“意象的魅力:睡在灰色盒子里的4500张彩色心灵图片的反思”。Ruth Ammann为大家带来了尘封多时,不轻易示人的宝贵图片,这些图片是荣格和约兰德·亚考比(Jolande Jacobi)在1917年-1973年间收集的他们病人的画作(版权所有,仅限大会现场/直播人员观看)。Ruth谈“意象”:意象会在某个时刻降临在我们身上。意象是灵魂给予我们的礼物。
Ruth报告之后,由冯建国老师主持,李英、胡艾农和尹立三位老师就“沙盘游戏:治愈、转化与反思”进行了主题研讨,提出各自的思考与反思。
李英老师借喇叭花和她数十年间不解的关系,向大家解释感应的力量;胡艾农老师则注重象征是活的,是有生命力的,是要让我们的身体一起去感受的。尹立老师强调“言不尽意”,“以象尽意”,是意象,我们才感受到心灵的语言。
李英、胡艾农、尹立三位老师研讨现场
同时,2019级【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两年课程】学员&2017级【候选荣格分析师(三年)课程】学员也在27日举行了毕业典礼。
毕业班学员及工作人员(部分)合照
11月28日,大会进入第二天。当天共有3场主题报告,1场主题研讨,3场分场主题研讨。报告者为韩布新,李孟潮,Brain Feldman,郭斯萍,舒曼,陈侃,皇甫金石,马宏伟,汪新建,廣梅芳;参与主题研讨者有冯建国、周一骑、申荷永,张敏、许浚、朱绘霖、唐秀玲,高岚,钱永霞,石聪欣,朱银燕,李洁等多位学者。
韩布新老师的报告主题为《抗击新冠疫情的心理学时空》,他认为,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抛掉文化,他用诗句总结、分享了自己的研究——“国兴老有乐,子孝亲无忧。若无亲人伴,他助反添愁”,用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关系密切。
李孟潮老师的演讲主题为《死亡焦虑与感性转化——疫情时代的心理治疗反思》。他讲述了疫情对心理治疗带来的改变和挑战;从感应转化的四阶段对其报告主题进行阐述,重点讲解了死亡焦虑的工作技术。
Brain Feldman的报告主题为“溶解与创造——论婴儿观察与分析中心理皮肤的出现”。Brain结合临床个案,向大家呈现如何通过梦的工作以及绘画分析等方式,帮助来访者从创伤的、不安全意愿的状态,慢慢走向个体化以及自性化的道路。
郭斯萍,舒曼,陈侃,皇甫金石,马宏伟5位学者围绕“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”进行主题研讨。
郭斯萍老师报告的主题为《自我视角下的儒家文化与精神分析》,探讨了儒家文化与当代中国人自我发展的困境。
舒曼老师讲述了知行合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、知行合一的逻辑关系、以及知行合一如何促进心理健康。
陈侃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所做的事情,包括疫情期间的焦虑、消化创伤的尝试、以及服务社会的初心。
皇甫金石老师的报告主题是《心理与文化的底层关系(架构)》,他使用心理文化通用范式与生命智慧5原力理论对欧美心理学进行诠释。
马宏伟老师分享的主题是《心理分析师,当以“诚”修身,以无我为依归》。他讲到,心理分析师当“诚心诚意”,诚于己,修身自知,诚于物,格物致知。
28日下午,三场分会场报告,在江西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广场报告厅和白鹿会馆举行。
分会场一的报告主题为“新冠疫情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”,参与报告的学者有南开大学教授汪新建老师、周一骑老师,申荷永老师,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冯建国老师,江西师范大学刘建平老师。
汪新建、周一骑,申荷永,冯建国,刘建平老师报告现场分会场二的报告主题为“心理分析与文化情结”,廣梅芳老师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报告,在廣梅芳老师报告之后,朱绘霖、许浚、唐秀玲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主题研讨。
分会场三是心灵花园专场,专题为“心灵花园:新冠疫情下的儿童心理援助反思”。由高岚老师,申老师,陈问奇,钱永霞,朱银燕,李洁,石聪欣7位心灵花园志愿者进行分享。
高岚老师最后用“以德而行,以诚至远”对专题报告做总结。
29日是大会的最后一天,共有2场主题报告,1场主题研讨。国际分析心理学会(IAAP)前任主席Joe Cambray,瑞士荣格分析师,病理学家Dennis Merritt分别做主题报告;申荷永(IAAP/ISST)、霍大同(精神分析家)、童俊(IPA认证精神分析师)、严和来(SPF)做主题研讨;向与会者讲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自己的思考。
Joe Cambray报告的主题为《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学和集体创伤》。他从集体无意识、生态批判心理学、集体创伤等深度视角讨论新冠疫情;总结道,我们需要以全球化、整体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现象。
Dennis Merritt报告的主题是《Covid-19大流行:荣格和生态学的视角》,他从生态学视角讲述了自己对疫情的思考。
图:Dennis Merritt报告现场
霍大同、申荷永、童俊、严和来4位学者围绕“新冠疫情:深度心理学反思”进行主题研讨,由马宏伟老师主持。
霍大同老师作开场,他谈到,疫情带来死亡威胁,死亡威胁导致死亡创伤,当前的死亡创伤唤起了童年的创伤。精神分析可以让我们重建与他人舒服的关系。
童俊老师结合相关案例,谈到文化创伤。她讲到,当这个病人来的时候,不是他一个人来,是带着祖宗八代一起。同时提到,我们要接受攻击性的冲动,黑暗的势力,阴影的部分。我们要接受我们必死无疑的事实。
严和来老师通过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抗疫方式和效果,提出要重新思考“集体无意识”的价值。
申老师认为,疫情引发世界范围内普遍焦虑,所有的症状背后都是阴影。阴影离我们最近的时候是当下;疫情期间,我们关于集体无意识的记忆被唤醒,选择与变化就在我们面前。
图:霍大同、申荷永、童俊三位老师研讨现场
心理分析专业“2+3”课程学员的奖学金颁奖仪式也在今日顺利举行。
图:颁奖仪式现场
随后,大会进入尾声,申荷永老师主持大会闭幕式,多位学者线上致辞。申老师做大会总结:选择与变化,不仅需要反思,还需要行动。
2020年11月29日午时,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大会圆满落幕!
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,发展一种有效的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理论,是中国心理学人的期望与努力。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分析与核心心理学,致力于心性真实性意义的追求与实践,致力于探索与呈现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。
“物有甘苦,尝之者识;道有夷险,履之者知。” 君子见机,达人知命;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;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众人的关注与参与,汇聚为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大会:“选择与变化:新冠疫情下的深度心理学反思”。感谢大家!